活動現場。
紅網時刻新聞4月23日張家界訊(記者 廖秋萍 通訊員 羅克文)在海拔300米的玻璃廊橋之上,一場顛覆傳統的文化盛宴正悄然開啟。4月22日,“華人國學大典乙巳春集——AI時代的詩與遠方”創新活動于張家界大峽谷景區震撼呈現。這場由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廳指導、鳳凰網與景區聯合打造的詩意盛會,開創性構建了“文旅場景+人工智能+傳統文化”三位一體的體驗新模式。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廳一級巡視員歐陽斌,韓國駐華大使館文化新聞官鄭永均,張家界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吳文海,副市長汪濤,以及鳳凰衛視編委、鳳凰網副總裁、總編輯鄒明等,與眾多專家學者、詩詞愛好者等齊聚一堂,共話“詩和遠方”,共赴一場春天的詩意盛宴。
活動現場。
活動現場采用“主題對話+嘉年華表演”雙軌并行的方式,知名主持人李銳、蔡紫攜手跨界學者、詩人、藝術家和文旅專家,在云端玻璃橋上展開了一場以詩學探討與藝術創新為主線的深度交流,圍繞“詩為何物?何為好詩?詩將何為”等主題構建了一個多元立體的跨界對話平臺。
活動現場。
在橫跨峽谷的透明觀景平臺,主持人與跨界嘉賓圍繞“詩歌本質與AI創作”展開深度思辨。更具突破性的是,現場運用AI實時生成技術,將游客即興創作、網友投稿與經典詩句進行智能重組,誕生出“云海裁作箋,虹橋渡詩仙”等300余首跨界詩作。這種“人機共創”模式徹底打破傳統文旅活動的單向輸出,讓每位游客都成為文化內容的締造者與傳播者。
活動現場。
“張家界頂有神仙,春天來到張家界,如同你來到我的窗前……”現場一首首優美的詩詞佳作接連誕生,有的清新脫俗、意境深遠,有的情感悠長、韻味無窮,贏得了觀眾的陣陣掌聲。這些風格各異的詩詞作品借助AI技術進行創新重組,每一句詩都源自活動嘉賓、景區游客和網友粉絲的投稿,既有原創之作,也有借鑒之筆,更有AI生成的奇妙之語。
“這種創新舉措徹底顛覆了傳統文旅活動的單向傳播模式。AI技術不僅降低了創作門檻,更以隨機組合的方式創造出驚喜;景區場景既是激發創作靈感的源泉,又成為了展示詩詞作品的絕佳舞臺;游客的身份在消費者與創作者之間自由轉換,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體驗-創作-傳播’鏈條?!爆F場嘉賓們紛紛對這種創新模式給予點贊。
“這不僅是詩歌的盲盒,更是文旅場景的一次重大重構?!睆埣医绱髰{谷旅游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羅嗣清表示,此次活動通過“文旅+AI+詩歌”的深度融合,成功將玻璃橋轉變為富有創意的文化生產地。
近年來,張家界大峽谷在文旅融合的道路上不斷探索創新,積極尋求新的旅游發展模式,為游客打造了一系列新穎獨特的旅游活動。例如,近期推出的“AI峽客吟——2025詩歌盲盒共創大賽”,便通過“AI+文旅”的創新模式,打破了傳統詩詞的創作模式,讓蒙太奇式的詩句組合碰撞出令人意想不到的驚艷效果,持續推動文化旅游向更深層次的融合發展。
張家界大峽谷玻璃橋上游人如織
本次活動由張家界大峽谷與鳳凰網聯合舉辦,將詩歌文化、AI技術與音韻舞蹈完美融合,旨在通過“文旅+AI+詩歌”的創新玩法,讓詩意與科技進行深度對話,用經典向未來發問,探索出一條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全新路徑,為參與者帶來了一次難忘的文化與自然之旅。
來源:紅網張家界站
作者:廖秋萍 羅克文
編輯:伍文
本文為中國·十八洞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www-228444.com/content/646948/67/14899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