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如冬日陽光,疫情防控中的“暖”意頓生。
從個案看,湖南張家界市桑植縣委副書記、縣長梁高武公開喊話在外打工游子回家過年,上了熱搜榜,有網友評價“好溫暖”。
從面上看,這幾天,全國各地對中央相關要求落實落細,在優化防疫措施上“小步不停”,大家生活、出行更方便了,社會情緒得到了極大緩解。
疫情防控中的“善”意,轉化為老百姓心中“暖”意,其背后,是各地確保精準防疫的同時,積極回應社會關切,關注百姓冷暖,在優化防疫舉措中不斷提升“民生含量”。

▲ 連日來,全國多地結合疫情變化形勢和各地實際情況,因時因勢調整優化防控舉措,保障群眾出行生活,不斷提高科學精準防控能力。(圖片來源:新華社)
“好溫暖的縣長”為何喊話離鄉游子?

“有錢無錢回家過年。”這句暖心的話,是張家界桑植縣融媒體中心12月3日發布的視頻,桑植縣委副書記、縣長梁高武的講話獲得無數點贊。
梁高武講話的全文內容為:“外地回鄉的鄉親們,有錢無錢回家過年,歡迎你們回來,在此,我代表縣委縣政府,真誠祝愿你們旅途順利平安歸來,為了桑植大家庭的幸福安康,我溫馨提醒大家:一、提前做好返鄉準備,二、途中做好個人防護,三、抵桑主動配合查驗,四、返鄉遵守防疫政策,特別是回家以后,建議五天內不走親訪友,不參加聚集性活動,不進入公共場所及人員密集的地方,共同守護美好家園。”
網友們紛紛評論道:“暖打工游子人心”“好溫暖”。

▲網友留言點贊。
觀潮君采訪了梁高武,他提到,講這些話的原因是,從2020年初疫情開始,桑植縣一直是塊比較平安的凈土,領導班子守土有責,守護好一方平安,對老百姓真正盡到責任。目前,桑植也感受到了疫情帶來的壓力,因為多地都出現了疫情,如果一旦突破,縣里會比較困難。主要是希望老鄉們一起動起來,形成一股力量,不管你是在外地還是在桑植,也一起為桑植的防疫貢獻自己的力量。
梁高武說,在外地出現“回鄉難”的情況后,桑植縣領導們在想,如果有很多老鄉想回來又回不來怎么辦?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縣里用比較有親和力的做法,錄了這個視頻,“小時候我母親跟我講,反正到年底了,有錢無錢,回家過年,只要你們平平安安就行”。
談到網友們稱其為“好溫暖的縣長”時,梁高武笑著說,一開始以為這個視頻只會給在外務工的桑植老鄉看,說的也是方言,沒想到一下就火了,早知道會在最后加上一句“快點回來,家里給你泡了桑植白茶”。
最后,梁高武表示,各地情況不同,不能拿其他地方的情況和桑植縣對比,只能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來應對。
最困難的時期已經走過
2022年11月的最后一天,廣州宣布解除臨時封控區,并推出“不再按行政區域開展全員核酸檢測”等多項優化措施,讓廣州瞬間沖上多個平臺的熱搜。
這一波,隨著廣州“打響第一槍”,我國從南到北,多地調整優化疫情防控措施。12月3日至5日,北京、上海、山東、廣西、河南、浙江、新疆等多地發布通告,宣布優化調整疫情防控相關措施,涉及核酸檢測、出行、購藥等多方面。
這些被稱為“減碼”的舉措,既是對中央要求的具體落實和細化,也是踐行“人民至上”的具體體現。

▲ 廣州市海珠區昌崗路邊的藍色鐵皮正在拆除,居民在門外等候,顯得有些迫不及待。(林澤君 攝)
早在11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就指出,要適應病毒快速傳播特點,切實落實“四早”要求,以快制快,避免戰線擴大、時間延長。
11月29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要求,封控管理要快封快解、應解盡解,減少因疫情給群眾帶來的不便。
12月1日,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在國家衛健委召開座談會上指出,堅持穩中求進、走小步不停步,主動優化完善防控政策,是我國疫情防控的一條重要經驗。
各地“小步不停”這一波操作后,不僅社會情緒得到了極大緩解,戰疫也迎來了有利形勢。
12月5日晚,新華社在“新華時評”中稱,最困難的時期已經走過,現在奧密克戎病毒致病力在減弱,我們的應對能力在增強,這為持續優化完善防控舉措奠定了基礎,提供了條件。
另據新華社12月6日報道,呼吸危重癥專家、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副院長、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童朝暉答疑時介紹,奧密克戎導致的住院率、重癥率、病死率都在大幅降低。從當前全國病例來看,感染奧密克戎后以上呼吸道癥狀為主,主要表現為嗓子不舒服、咳嗽等。無癥狀和輕型大約占了90%以上,普通型(出現肺炎癥狀)已經不多,重癥(需要高流量氧療或接受無創、有創通氣)的比例更小。
我們對病毒認知的進一步加深,為各地進一步優化防控舉措提供了科學依據。
如何進一步提升“民生含量”?
隨著不少地方優化完善防控政策,也“順帶”產生一些現象,值得關注,當地政府正積極想辦法解決,進一步提升防疫中的“民生含量”。

▲ 12月3日,多名網友反映,北京多個小區內核酸檢測點暫停,需要做核酸的居民需另尋檢測點,導致還在開放的核酸檢測點位前排起長隊。(圖片來源:濟南時報)
觀潮君梳理了一下,主要包括以下具體情況:
● 取消社會面核酸檢測后,核酸證明如何解決?
住在廣州的曹女士家里有兩個小孩,小朋友在家遠程上課,周一時被通知說要線下教學,要家長提供48小時核酸證明,平常樓下的核酸采樣點又不見了,只能到5公里以外的醫院排長隊做核酸。在北京工作的呂先生則表示,在北京坐公交車已不需要48小時的核酸檢查,但自己的單位卻要48小時核酸證明。
對此,多地紛紛發布通告,表示合理設置便民核酸采樣點。
12月5日,北京市海淀區政府發布通告稱:優化核酸檢測工作,開設常態化采樣點848個、機動采樣點152個,方便居民就近就便采樣。
12月5日,上海發布通告,將保留全市常態化核酸檢測采樣點,繼續提供免費檢測服務,對7天內無核酸檢測記錄的不再賦黃碼。
多個省、市也表態,將依據實際情況合理設置便民核酸采樣點。

▲ 《多地核酸“減碼”后續如何防疫》登上了熱搜榜。
● 不查核酸后,個人如何防護?
廣州市海珠區一名居民表示,進餐館、坐地鐵和公交都不查驗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了,也很少有人去做核酸檢測。這幾天,他買了幾十個N95口罩,身邊很多人也購買了抗原檢測試劑和抗感冒、發燒類的藥物。
“解封”之后人員流動大增,一些人也不免有些擔心,畢竟新冠病毒的傳染性更強了。12月6日晚,《多地核酸“減碼”后續如何防疫》上了熱搜榜,說明大家都非常關注個人防護問題。
12月6日,“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分別在上午11點多和晚上8點多,發布《收好!全天候多場景防疫攻略來了》《一圖看懂!不同人群健康防護指南來了》,提醒不同人群,在不同場合注重個人防護。
權威媒體一天發兩次提醒,可見“呵護”有加。

▲ 近日,家住益陽沅江市江軍養生園的八旬老人周菊香,在打完第三針疫苗后露出笑顏。(王成鋼 攝)
● 老年人如何防疫?
“60歲以上的老年人是感染新冠病毒后引發重癥的危險人群,而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更是重癥的高危人群。”11月29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專家如此表示。
隨著一些地方“解封”,老年人的個人防護問題值得關注。
據介紹,我國目前60歲以上老年人接種的覆蓋人數和全程接種人數分別占老年人口的90.68%和86.42%,其中80歲以上老年接種的覆蓋人數和全程接種人數分別占80歲以上人口的76.6%、65.8%。
11月29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印發《加強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方案》,要求優化服務、提供便利、多措并舉、強化動員,加快提升80歲以上人群接種率,繼續提高60-79歲人群接種率。

▲ 重慶一家超市保障市民生活物資供應。(圖片來源:新華社)
● 能否便捷跨省回鄉?
廣州等大城市“解封”,會有大量的跨省返鄉需求。一些地方對跨省外來人員的防疫管理相對較嚴,仍保留了部分限制,比如要求跨省來返人員三天或五天嚴格檢測核酸和不得參與人員聚集等。所以,在“非必要不返鄉”的氛圍中,桑植縣委副書記、縣長梁高武公開喊話獲得無數點贊。
近日,海南省多市縣發布通告,對省外來返人員不再分類管控,傳遞了對外來人員的善意。
總體而言,隨著優化防疫措施不斷實施,人間煙火味越來越濃。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
最困難的時期,我們已經走過。接下來,只要各地戰疫“小步不停”,就一定能積成“大步”;只要各地以百姓利益為重,不斷提升“民生含量”,就一定能讓這個冬天更加溫暖。
(紅網·燃青年工作室出品)

來源:紅網·觀潮的螃蟹
作者:肖拓 吳思靜
編輯:黃河
本文為中國·十八洞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www-228444.com/content/646656/98/12122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