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2日,黨的二十大代表,湖南省湘西州花垣縣雙龍鎮副鎮長,十八洞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施金通(右一)亮相“黨代表通道”,在中外媒體的鏡頭前,講述“精準扶貧”首倡地十八洞村的“山鄉巨變”。(圖片來源:新華社)
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王嫣 視頻 歐陽璐 任曄 長沙報道
談使命擔當,話未來發展。
10月22日中午,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黨代表通道”第二場采訪活動開啟。
短短1個多小時內,22位黨的二十大代表依次亮相。來自不同行業的黨代表們以生動的語言、鮮活的故事,講述身邊的變化與成就,回應社會關切,話語之間洋溢著濃濃的奮進之情。
在這22位代表中,我們看到了一位熟悉的身影,他身著苗族服飾,臉上掛著燦爛、溫暖的笑容,他就是黨的二十大代表,湖南省湘西州花垣縣雙龍鎮副鎮長、十八洞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施金通。
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洞村視察時首次提出“精準扶貧”重要思想,吹響了全國精準扶貧、脫貧攻堅的沖鋒號角。十八洞村在“精準扶貧”重要思想指引下,感恩奮進、戰貧斗困,順利拔窮根、摘貧帽,實現了從深山苗寨到全國5A級旅游景區的華麗蝶變。
如今,十八洞村的大齡青年不僅脫了單,而且脫了貧。有不少年輕人從上海、浙江等地回來了,有的當了導游,有的當了村干部,還有的自己創業。
站上“黨代表通道”,施金通首先捎來了村里的好消息,“我來北京之前,我們的1000畝獼猴桃已經賣得差不多了,僅這一項就能給我們村民帶來人均1200元左右的收入”。
在“黨代表通道”上,施金通將這些年十八洞村的奮斗經歷娓娓道來,向世界動情訴說著湖南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的追夢故事。
踐行囑托:
“精準扶貧”在十八洞村落地生根
“在接續鄉村振興的奮斗中,十八洞村有怎樣的新打算、新作法?”
在“黨代表通道”現場,面對湖南省湘西州花垣縣融媒體中心記者的提問,施金通的思緒回到了8年多前的那個深秋。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閉幕會后,施金通接受采訪。(圖片來源:新華社)
十八洞村位于武陵山脈腹地,雖然山奇水秀,過去卻是一個典型的深度貧困村——地處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交通閉塞、人均耕地少,群眾生活長期徘徊在貧困線以下。
2013年11月3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十八洞村考察。施金通清晰地記得自己第一次見到習近平總書記時的情景。
“當時我是鎮里的干部,十八洞村代理村主任。”回憶起那天給總書記當“向導”的場景,施金通仍然激動不已。施金通和村民們一樣,怎么都沒有想到習近平總書記會到這樣一個偏僻貧困地區來,感到意外的同時,也倍受鼓舞。

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十八洞村與村干部、村民座談時親切地給小朋友遞花生。施金通(前排左一)陪同調研,給總書記當“向導”。(圖片來源:新華社)
也就是在這一天,習近平總書記首次在這里提出了“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的“十六字”方針。
十八洞村的歷史巨變,就此拉開序幕。
此后,扶貧工作隊進駐十八洞村,將“精準”二字在這里落地生根——挨家挨戶為貧困群眾“量身定制”幫扶措施,建立規范化、程序化機制,精準識別扶貧對象;修通道路,精準發展特色產業;搭建平臺,創造脫貧致富的條件……
在一系列舉措的持續推動下,截至2021年底,十八洞村形成了鄉村游、黃桃、獼猴桃、苗繡、勞務輸出、山泉水、中藥材種植等“旅游+”產業體系。如今,十八洞村的人均收入由2013年的1668元增加到了23505元。

十八洞村村民石爬專領到收益金后十分開心。(紅網 吳建斌 攝)
我們黨帶領貧困地區民眾精準脫貧,是忠實踐行了“人民至上”理念。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人民”是高頻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十八洞村之所以能發生翻天覆地的巨變,正是因為當地村支兩委聽黨話,持續聚焦“精準”二字,把黨的政策扎實落實在了人民心坎上,真正做到了利民為本。
奮斗創新:
黨帶領我們過上了幸福的日子
脫貧攻堅,千年夢圓,鄉村振興,馳而不息。
現在的十八洞村,不僅基礎設施全面改善,村民收入顯著提高,還形成了人人講道德、講奉獻的良好風氣。外出務工的村民們也紛紛返鄉,做苗繡、辦民宿、當導游、經營電商,幸福洋溢在十八洞村村民們的臉上。

如今的十八洞村日子越過越好,芝麻開花節節高。(紅網 陳杰 攝)
在“黨代表通道”上,施金通激動地說:“十八洞村,能過上這樣幸福的日子,要感謝黨、感恩總書記。”
10月17日晚上,施金通在參觀“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時,站在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11月3日在十八洞村與村民們座談的照片前,佇立了許久。興奮、自豪、感動……那是這位苗族漢子作為十八洞村非凡巨變的見證者、參與者、親歷者,內心情感最真切的流露。
時間溯回至一年多前,2021年2月25日,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施金通代表十八洞村從習近平總書記手中接過“全國脫貧攻堅楷模”榮譽獎牌,那是他第二次見到總書記。
當時,施金通在臺上忍不住向習近平總書記報告:“8年了,十八洞村的群眾現在過得很好,盼望您再回去看看。”
習近平總書記親切地回答:“新聞經常報道,我都在看,有機會一定會去看大家。”

2021年2月25日,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施金通代表十八洞村從習近平總書記手中接過“全國脫貧攻堅楷模”榮譽獎牌。(圖片來源:新華社)
對于施金通和十八洞村人來說,“全國脫貧攻堅楷模”獎牌不僅僅是一份榮譽,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獎牌不僅屬于十八洞村,更屬于所有為脫貧攻堅,奮斗過、努力過、付出過的每一個人。
近年來,湖南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堅決扛牢“精準扶貧”首倡地的政治責任,走出了一條精準、特色、可持續的脫貧攻堅之路,682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6920個貧困村全部出列、51個貧困縣全部摘帽。
這些數字的背后,是湖南人民奮勇爭先的足跡,是三湘兒女在火熱的實踐中總結出的寶貴經驗。

2019年,湘西州花垣縣花垣鎮道二社區獼猴桃基地,獼猴桃開始進入盛果期。(圖片來源: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官網)
10月19日下午,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新聞中心舉辦的第三場集體采訪中,湖南代表團新聞發言人、湖南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楊浩東現場介紹了四條湖南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方面的創新做法,即:“四跟四走”的產業扶貧模式,“1143”勞務扶貧的新路子,“兩免一基”小額扶貧貸款的新路子,“五建五銷”的消費扶貧的新路子。
在這四點創新經驗中,有幾句話令人印象深刻:“資金跟著窮人走,窮人跟著能人走,能人跟著項目走,項目跟著市場走。”從資金、能人、項目,再到市場,湖南產業扶貧模式形成了完整的鏈條。
正是有了這樣的穩定的產業帶動模式,湖南才得以在脫貧攻堅戰中脫穎而出,通過發展產業的方式,有效解決了356萬貧困人口的脫貧問題。
眺望未來征程,善于總結經驗是我們未來繼續成功的制勝法寶。湖南將在總結推廣這些經驗的基礎上,努力爭取在鄉村振興中再走到前列。

十八洞村梨子寨寨口。(圖片來源: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官網)
在“黨代表通道”上,施金通自豪地介紹,我們要抓好產業,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接續推進鄉村振興。十八洞村有獼猴桃,還有山茶油、苗繡、山泉水等。目前,十八洞村正在進行第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這些產業不是單打獨斗,而是打造出了紅色、綠色和古色的“三色”鄉村產業。我們要建強新時代的紅色地標,用交流和研學講好我們的紅色故事。我們要用好我們的獨特資源,建好我們的田園綜合體,用好我們的綠色資源。我們要一舉推進文旅融合,“繡”好我們的古色文化。

十八洞村苗家婦女飛針走線,繡制苗繡產品。(圖片來源:湖南省人民政府官網)
藍圖已繪就,奮斗正當時。十八洞村只是三湘大地上無數村莊的一個鮮活縮影。
習近平總書記說:“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如今,湖南再次派出1.28萬支幫扶工作隊、2.4萬多名幫扶工作隊員,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道路上奮勇前行。
自信自強:
三湘兒女把鄉村振興故事講給世界聽
金秋十月,首都北京。10月16日上午,黨的二十大開幕,習近平代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
坐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內,施金通邊聽邊記,內心無比激動,這既是再次見到總書記后的喜悅,也是作為十八洞村的一員發自心底的濃濃感恩情。
施金通說,這次來北京之前,十八洞村的鄉親們再三囑咐,一定要給習近平總書記捎幾句話:“鄉親們都說,現在日子過好了,感謝習近平總書記,也盼望總書記再回十八洞村看看。”

10月16日上午,湖南省湘西州花垣縣雙龍鎮十八洞村,百余名身著苗族盛裝的干部群眾集中到村部禮堂,通過電子大屏幕共同收看黨的二十大開幕會實況直播。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讓施金通“干勁更足了”。
施金通笑著說,在全面奮進鄉村振興的新征程上,他和全體村民將始終牢記總書記殷殷囑托,全面宣傳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人民至上,扛牢首倡之地政治擔當,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做大做強鄉村旅游,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全力建強新時代紅色地標,穩步推進共同富裕,奮力繪就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

10月22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閉幕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圖片來源:新華社)
盛會落幕,未來可期。
如今,“十八洞”這個新時代新地標,已不僅是湘西的“十八洞”、湖南的“十八洞”,也是中國的“十八洞”、世界的“十八洞”。
施金通作為湖南團代表,站上黨的二十大“黨代表通道”,用親切“湘音”講述的不單是十八洞村從“貧瘠之地”到“希望之地”的奮進故事,道出的更是三湘兒女把鄉村振興講給世界聽,以及中國闊步走向世界的自信。
踐行囑托、奮斗創新、自信自強,十八洞村的昨天是聽黨話的故事,十八洞村的今天是感黨恩的故事,十八洞村的明天是跟黨走的故事。在向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奮進的新征程上,我們堅信,這扇展現“湖南之為”的重要窗口,將繼續以自信昂揚的姿態,告訴世界什么是“中國之治”。
來源:紅網·觀潮的螃蟹
作者:王嫣 歐陽璐 任曄
編輯:陳玨
本文為中國·十八洞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www-228444.com/content/2022/10/28/11989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