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河星航自主研制的“阿若拉”輕型運動飛機編隊飛越湘江。山河星航供圖

2023年11月底,由天儀研究院自主研制的鴻鵠衛星與天儀33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星箭對接成功,科研人員合影留念。天儀研究院供圖
時值立秋,氣溫居高不下。技術人員汗流浹背,在大型滑軌上一邊小步移動,一邊細心調試。這個位于長沙城北的大飛機地面動力學試驗平臺,目前正在進行設備聯調聯試。
該平臺是國內唯一可測試各種飛機輪胎、機輪剎車、起落架系統在不同道面的高速動力學特性、大側偏角動力學特性的試驗平臺。該平臺從2021年開始建設,明年將全面開展試驗,為提升國產大飛機起飛、著陸和滑行過程的操控性能、適航安全性、可靠性和舒適性提供支撐。
科研平臺投入運營、產業規模不斷擴大,通用航空展、北斗峰會等接續登臺……湖南產業“飛行日志”中,記錄著藍天的盛會,綻放產業脈動的精彩。
1.逐夢低空——
山河星航成為“中國大眾飛行器的引領者”
“性感、炫酷、迷人。”8月4日,恰逢周末,記者在位于株洲蘆淞區的山河星航展廳巧遇一隊來看飛機的年輕人。展廳中,等待被交付的“阿若拉”一字排開。
前段時間,熱播電視劇《玫瑰的故事》中,劉亦菲扮演的女主角駕駛著山河星航生產的輕型飛機“阿若拉”,演繹了女性自我成長的樣本。
“很多自稱‘劉亦菲學弟學妹’的準飛行員,現在都來這兒體驗飛行樂趣?!鄙胶有呛捷d人機營銷經理謝丁介紹,低空飛行消費已成為一種時尚。
作為全國輕型運動飛機領軍企業,山河星航讓湖南低空展現別樣的風采,也為湖南航空航天及北斗產業鏈補上重要的一環。
山河星航總經理鄧宇介紹,從1架到100架,公司用了十多年;從100架到200架,卻只用了不到兩年。截至今年6月30日,“阿若拉”系列飛機累計交付近300架,覆蓋全國28個省市區,累計客戶數165家,累計飛行131450小時。鄧宇說:“用好有限資源,公司探索出以較小投入獲取較大收益的航空自主研發制造新模式。”
山河星航董事長、首席專家何清華有一個夢想:“希望中國低空完全開放時,天上多數是中國人自主研制的飛機?!彼贫娴纳胶有呛街饓舻涂?,已成長為“航空自主研制新模式的開拓者”以及“中國大眾飛行器的引領者”。
山河星航的成長軌跡,見證通用航空產業的燦爛前景。航空技術走進千家萬戶,改變人們的生活,煥發出強大的市場動能。
今年上半年,隨著工信部、科技部、財政部、民航局四部門聯合印發《通用航空裝備創新應用實施方案(2024—2030年)》,萬億藍海市場蓄勢待發。作為全國首個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省份的湖南,如何拓展低空經濟新賽道?
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稱,這些年,湖南筑牢航空航天產業的基礎優勢,出臺了一系列支持通用航空產業發展的政策,引導低空經濟蓬勃而起。試點以來,湖南構建了全域低空空域協同運行管理的技術和制度保障體系,催生出12項全國第一的改革成果,跨越了從“飛起來”到“飛得順暢”的關鍵一步。
截至2023年底,全省通航產業實現年營收510億元。截至今年6月中旬,湖南在冊通用機場總數達到20個,通航飛行時間為改革前的3.33倍,經營性通航公司數量為改革前的1.68倍,通航制造業營收為改革前的1.65倍。井噴的不止通用航空產業,其演繹出低空旅游、航空科普、農林作業、無人機物流等豐富的應用場景,帶動航空航天及北斗全產業鏈活力迸發。
今年1至6月,全省航空航天及北斗產業實現營業收入460億元、利潤總額58億元,分別同比增長4.5%、8.5%。其中,北斗產業實現營業收入190億元,同比增長9%。
目前,湖南已形成從中小航空發動機制造、傳動系統、關鍵零部件、關鍵基礎材料到航空綜合服務保障的產業鏈體系。
山河星航所在的株洲蘆淞區,現有涉航企業51家,基本形成了集中小航空發動機研發制造、通航整機制造、通航運營、配套服務于一體的全產業鏈,2023年實現產值245億元,同比增長9.38%。湖南湘江新區航空航天相關企事業單位超300家,2023年航空航天及北斗核心企業產業規模超200億元,同比增長15%。
2.志在云天——
發動機和機輪剎車系統摘取“皇冠上的明珠”
“PMA0001”,是一張證書的編碼。
這是中國民用航空局頒發的中國第一張“零部件制造人批準書”,被擺放在湖南博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陳列室最醒目的位置。
“這張證書表明,博云新材是中國民航零部件制造領域的NO.1?!?月6日,記者來到位于湘江新區的博云新材采訪,看著這張藍色的證書,忍不住贊嘆。
“它不簡單,‘PMA0001’是中國民航飛機制造業邁向獨立自主的重要標志?!辈┰菩虏目偛民T志榮介紹這張證書時一臉自豪。
一張證書,見證了博云新材的實力。目前,博云新材的碳剎車產品技術被成功應用于C919大飛機。這一成果,是幾代科研人員近半個世紀接續攻關的結晶。
飛機發動機(渦輪盤)和機輪剎車系統(剎車盤)并列屬于飛機僅有的兩個A類關鍵部件。“發動機和機輪剎車系統對于飛機來說,就像是皇冠上的兩顆明珠。湖南既有明珠,又有皇冠?!闭f起湖南航空航天北斗產業的優勢,馮志榮如數家珍:331廠、068基地是做航空發動機的,博云新材和572廠做著陸系統,5712廠做航空綜合維修保障,山河星航做整機,關鍵系統和整機都齊了,產業鏈順勢而起。
產業基礎、創新能力好比湖南航空航天北斗產業的“硬翅膀”。
看產業基礎。湖南是我國航空航天產業布局的重點省份,擁有一大批新中國成立初期建設的國家航空航天骨干單位,培育了博云新材、中創空天、山河星航、天儀研究院等新興主體,在中小航空發動機、飛機起降系統、直升機減速傳動系統、浮空器及關鍵材料等領域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看創新能力。湖南研制了我國第一臺航空發動機,是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主要策源地,聚集了國防科技大學、中南大學、湖南大學等在航空航天領域具有較強實力的高等院校和張家界航院、長沙航院等職業??圃盒#纬闪艘砸鼭捎略菏?、黃伯云院士、王振國院士、鐘掘院士為代表的人才隊伍,創新能力首屈一指。
厚積薄發,湖南航空航天及北斗產業涌動騰飛的動能。
3.“眼”觀千里——
天儀發射30顆衛星用于防災減災
與湖南直線距離4000多公里外的巴基斯坦北部發生雪崩,聰明的“涪城一號”SAR衛星對該地區進行應急成像,以供災情分析。SAR是一種主動型微波遙感傳感器,通過發射電磁波并記錄地面反射回衛星的微波信號得到雷達影像,是真正的“千里眼”。
讓人驕傲的是,“涪城一號”SAR衛星的“祖籍”在長沙。
2016年11月10日,位于湘江新區的天儀研究院在酒泉衛星發射基地發射了湖南首顆人造衛星、中國首顆商業化科學實驗衛星——“瀟湘一號”,標志著我國科學實驗衛星商業化、產業化邁出了重要一步。
繼“瀟湘一號”之后,天儀又成功發射了“海絲一號”“巢湖一號”“涪城一號”等共計30顆衛星。截至目前,天儀在軌SAR衛星已獲取數萬景成像數據,成功應用于城市安全、應急救災、基礎設施監測等重點領域,助力全球防災減災體系建設。
“8年時間,成長為中國商業化SAR遙感衛星及科研衛星的開拓者和引領者,研發是我們的關鍵武器。”天儀研究院副總經理吳興貴介紹。天儀研究院不僅填補了我國商業SAR衛星的空白,而且關鍵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業務化InSAR干涉成像技術,可實現對地表毫米級形變監測。
中創空天同樣在航空航天、空天運載高端材料和構件制造市場具有核心競爭力。“我們以中南大學鐘掘院士團隊為支撐。”湖南中創空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黃誠介紹,公司與中南大學輕合金研究院聯合創建“中創研究院”,聘請鐘掘院士擔任首席科學家,通過“揭榜掛帥”“專項攻關”等方式,搭建起協同創新與成果轉化的聯動平臺。
去年9月,大飛機地面動力學試驗平臺開試;航空發動機冰風洞裝置完成一期建設,開始試運行。目前,湘江新區已擁有國家碳/碳復合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省級以上創新平臺69個……硬核科研平臺的支撐,湖南航空航天產業可望“借力好風,直上青云”。
4.做強產業——
期盼更多耐心資本注入“活水”
逐夢空天,湖南航空航天北斗產業具有較好的技術沉淀、產業基礎和區位要素優勢。全省北斗產業已基本覆蓋空間段、地面段、用戶段,涵蓋星載設備、北斗芯片、系統集成、行業應用等全產業鏈條,匯聚上下游企業500余家,形成了以湖南湘江新區、株洲經開區和岳陽城陵磯新港區為核心的北斗產業集聚區。
“北斗產業是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增長點。”省工信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我省北斗產業深度融入數字經濟,生態圈不斷擴大,經濟效益逐步顯現。未來將進一步拓展北斗規模應用范圍,帶動其他產業高質量發展。
產業蓄勢,也面臨規模、融資等方面的困難和挑戰。
湖南大學教授黃靚這幾年專注低空經濟研究。對于湖南航空航天北斗產業,他坦言:“作為新質生產力的‘優等生’,航空航天北斗產業不僅對科研實力要求高,同樣也十分‘燒錢’,迫切需要耐心資本支持。”
從產業特征看,航空航天北斗產業投資大、周期長、見效慢,業界企業在經營上普遍面臨財務壓力。馮志榮稱:“多虧了資本市場融資和國有基金支持,我們堅持下來了?,F在產出雖然慢,但是很多‘大科學’項目都是慢變量?!?/p>
對此,天儀研究院管理層也有同感。截至目前,天儀研究院已完成6輪融資,最近一輪是合肥產投集團旗下產投資本管理有限公司通過安徽省人工智能基金完成對天儀研究院的戰略投資?!疤靸x研究院成立8年尚未實現盈利,但曙光就在前頭?!眳桥d貴滿懷信心地告訴記者,按照規劃,公司力爭明后年實現盈利。
湖南翔東龍飛機有限公司董事長周世忠稱:“發展航空航天產業資金需求量大,湖南可以探索設立股權投資、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的通航產業專項基金,依托產業引導基金的投資,助力湖南航空航天產業奮翼高飛。”
【產業名片】
湖南是我國航空工業產業布局的重點省份,是全國唯一的中小型航空發動機研制基地、飛機起降系統研制基地,集聚了一批在航空航天領域具有較強實力的龍頭企業和創新平臺,形成了從中小航空發動機制造、傳動系統、關鍵零部件、關鍵基礎材料到航空綜合服務保障的產業鏈體系。同時,湖南是北斗技術重要策源地和創新應用示范區,聚集國內北斗產業80%以上核心技術資源。
航空航天及北斗產業,是湖南重點打造的三大世界級產業集群之一。航空關鍵分系統、核心零部件、關鍵材料方面,湖南具備領先實力;北斗規?;瘧梅矫孀咴谌珖傲小nA計到2025年,全省航空航天及北斗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2000億元以上。
【鏈主企業談】
讓千家萬戶圓夢飛行
黃煒信
一架“阿若拉”有多少個零部件?山河星航總經理鄧宇不假思索:“2000多個。”
這是名副其實的“超級鏈主”。多年來,隨著山河星航的成長,株洲通航產業鏈已形成集中小航空發動機研發制造、通航整機制造、通航運營和配套于一體的全產業鏈。對于通航產業的發展,鄧宇有自己的期待。
“《通用航空經營許可管理規定》尚未將體驗飛行納入輕型運動飛機的經營范圍,不利于產業發展。”鄧宇希望低空空域開放政策盡快落地,給群眾更好的“飛行”體驗,讓低空旅游走進千家萬戶,促進本土航空消費市場發展。
“通用航空機場、營地建設滯后也是制約通用航空增長的主要瓶頸。”鄧宇分析,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全國在冊通用機場僅有449個,而美國通用機場已超20000個。他盼望著我國通用航空機場、營地建設加速進入快車道。
來源:湖南日報
作者:黃煒信 許文佩
編輯:黃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