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翻飛,茶葉入簍……今天,江華瑤族自治縣橋市鄉將軍沖村千畝茶園,村民采茶忙。江華茶產業發展提速,先后獲評“中國蜜香紅茶之鄉”“湖南紅茶核心產區”“湖南茶葉鄉村振興十大茶旅融合示范縣”。目前,全縣茶林達7.2萬畝,年產茶葉3100噸,實現產值3.43億元,成為當地群眾致富的重要產業。
江華瑤漢群眾種茶采茶、加工茶葉的歷史悠久。過去種植、采摘、加工較為粗放,茶葉售價低。該縣設立茶產業發展引導資金,從良種繁育、標準化茶園建設、龍頭培育、科技創新等方面進行全產業鏈扶持,推動產業優化升級。
針對茶樹品種退化、良莠不齊現狀,該縣與湖南省農科院茶葉研究所合作,開展茶樹品種選育提純,已選育登記3個國家級茶樹新品種。橋市鄉、濤圩鎮等鄉鎮茶場對老茶園進行標準化改造,種植本縣選育的良種。村民韋啟詩介紹,以前,他們加工的茶葉每公斤售價20至30元,現在,銷售給加工企業的鮮葉每公斤便達20至50元。
開展科技攻關,創新產品。該縣制定栽培、采摘、加工技術規程,獲得11項茶葉專利授權。每年培訓茶農,按專家開出的種植管理要求抓落實,采摘做到鮮葉嫩度適中,不能隨心所欲。以前制作的江華苦茶,無法科學轉化茶多酚和咖啡堿,口感苦。通過改進優化,去掉苦澀味后,茶湯微苦,受到年輕人青睞。去年,“神農茶祖杯”“黃金白露杯”中國工夫紅茶斗茶大賽,江華苦茶、紅茶都獲金獎。
大力招商引資,推動茶葉產業化發展。全縣發展茶葉加工企業、合作社48家,其中,有2家省級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6家永州市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帶動茶產業優化升級。
來源:湖南日報
作者:楊永玲 王柯灃 蔣思學 楊丁香
編輯:張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