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健康產品有效供給,優化健康服務。著力打造全國一流的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國內知名的健康產業融合發展集聚區、特色鮮明的全國性健康消費中心,把大健康產業培育成為我省戰略性支柱產業……日前,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湖南省培育大健康產業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以加快全省大健康產業發展,推動“健康湖南”建設,打造新興支柱產業。
大力發展醫藥及美妝、健康食品產業
《方案》提出,大力發展醫藥及美妝、健康食品產業。聚焦具有創新性、獨特性、成長性、進口替代性,以及關鍵技術領先、市場需求大、發展基礎較好的省產醫藥品種(制劑),遴選認定一批生物醫藥產業鏈重點品種,集中培育支持。推動化學藥、生物制品及技術等重點產業領域鏈式發展,形成產業集群;提升“湘九味”品牌,壯大“湘九味”道地藥材等特色藥材產業及深加工規模;加快推進促進干細胞修復的新型中藥研發,培育新型中藥產業;加快承接化妝品產業轉移,壯大美妝產業規模。加快發展嬰幼兒、老年和特定人群功能性食品,鼓勵本土優勢企業研究開發保健和健康食品。
《方案》提出,推動醫衛服務提質擴容。順應城鎮化人口流動趨勢,以建設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為牽引,健全與城市發展和人口流動相匹配的省、市、縣、鄉(鎮)、村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到2025年,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數達3.2人,基本建成體系完整、布局合理、分工明確、功能互補、密切協作、運行高效、富有韌性的優質高效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在醫衛服務提質擴容計劃中,《方案》具體提出,支持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建設綜合類國家醫學中心,支持湘雅二醫院建設國家精神醫學中心,打造醫學高峰。支持建設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申報建設若干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繼續推進建設專科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成一批國內臨床診療高地,基本實現群眾危急重癥疑難病癥在省域內得到解決。重點建設常德市第一人民醫院、懷化市第一人民醫院、岳陽市中心醫院和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等4個省級區域醫療中心,依托地市醫院建設一批專科類別的省級區域醫療中心、300個省級臨床重點專科。夯實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實施縣級醫院提標擴能工程,支持一批縣級醫院建設胸痛、卒中、創傷、呼吸等專病中心和腫瘤綜合治療中心、慢性病管理中心。支持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村衛生室等標準化建設,打造“15分鐘就醫圈”。
建設沿湘江健身城市群
在推動健康管理服務升級方面,《方案》提出,鼓勵公立醫院與社會資本合作開展健康管理服務,發展以健康風險管理為核心的健康管理新型組織。提升省、市、縣三級中醫藥治未病、中醫藥康復服務能力。創新慢病康復療養、健康跟蹤管理和孕產婦、嬰幼兒健康護理,加強特殊群體心理健康服務。促進商業健康保險與基本醫保互補銜接,推進長期護理保險試點。推動健康產業實用技術技能人才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建設。加強現代藥品流通網絡建設。
健康管理服務升級計劃中,《方案》具體提出,支持湘雅醫院、省人民醫院共建老年病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繼續推進綜合性醫院設立老年醫學科,加快建設老年友善醫療衛生機構;支持湘雅三醫院、省婦幼保健院共建婦產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加快省康復醫院建設,繼續推進全省婦幼保健院達標建設,規范發展湘雅博愛康復醫院、貝康健康母嬰護理中心等社會康復醫療機構,培育一批康復護理機構和品牌。加快湘雅二醫院、省腦科醫院共建國家精神醫學中心,支持心理咨詢和心理干預機構專業化、規范化發展。支持保險公司發展與基本醫療保險銜接的各類醫療、疾病保險和失能收入損失保險等健康保險產品。推進湘潭市等長期護理保險試點,鼓勵商業保險積極參與長期護理保險建設。支持保險公司開展食品安全責任保險。
《方案》還提出,加快構建縣鄉村三級全民健身設施網絡和城市社區15分鐘健身圈。建設沿湘江健身城市群和長株潭沿湘江風光帶健身休閑示范基地,依托洞庭湖、東江湖、湘資沅遭四大水系建設健身休閑運動產業帶。積極培育山地、水上、汽摩航空、極限、馬拉松等時尚休閑運動項目,打造一批具有影響力的運動俱樂部和國際性、區域性體育賽事品牌,加快發展一批健身器材、服裝和裝備等企業。
如何保障政策落實推行?《方案》提出,從2023年起,每年將發展規模目標分解到相關市州、園區,將服務保障工作任務分解到省直相關部門,由協調機制辦公室定期開展評價、通報情況。省級層面研究出臺綜合各相關領域、行業的普惠政策,包括產業、投融資、人才建設、收入分配、成果轉化、要素保障、招商引資等。各地出臺個性化支持舉措,對產業領域技術創新、產業化項目等給予重點支持。加強用地用能原材料保障,全面落實稅收優惠政策。積極爭取將我省大健康產業發展的重點工程和重大項目納入國家相關發展規劃,爭取更多國家各類項目和資金的支持。落實國家行業準入制度要求,凡是法律法規產業政策未明令禁入的領域,一律面向社會資本開放。
來源:瀟湘晨報
編輯:宋芳